近期,朋友圈被銀行的ETC廣告占領,新聞被ETC有關消息占領,甚至股市都被ETC概念的股票漲停潮占領。而在ETC推廣中,銀行和支付機構吸引了眾多眼球。
5月28日,發改委、交通部聯合制定《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》,要求到今年年底,ETC用戶數量將突破1.8億,ETC車道將成為主要收費車道,不停車快捷收費率達到90%以上。2020年7月1日起,新申請批準的車型應在選裝配置中增加ETC車載裝置,供用戶自主選裝。
同時,《實施方案》鼓勵銀行、非銀行支付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等服務機構緊密合作,允許ETC綁定既有銀行和賬戶、支付賬戶,支持商業銀行推廣發行加載交通行業應用的聯名卡,停止ETC儲值卡發行、逐步減少ETC儲值卡使用。
毫無疑問,對于一個用戶增量超過1億,用戶定位精準的客群,銀行和支付機構都不會輕易放棄。以國有銀行為代表的銀行體系,和以支付寶、微信為代表的支付機構體系,紛紛入局,開始了“搶客”大戰。